若你刷到过抚仙湖“网红S湾”的推荐,不妨先放下期待——这片被炒热的区域,更像一场潦草的“野生生意”,从消费到体验,都透着失衡的粗糙。
强制捆绑的停车逻辑
S湾上,能停车的区域,全被当地村民“划了地盘”,不同区域被不同店家“割据”。车刚停稳,就有村民上前宣称“场地是我家的”,逼着你必须消费才能停。虽然说是到店里看了菜单不满意再换别家也可以,但麻烦的是,换店家就意味着要换车位,这些无谓的交涉、挪车能把耐心耗光。
平庸又溢价的餐食
本想在湖边吃顿简餐,落座后没敢点多,只点了炸洋芋、石屏豆腐、蓝莓奶昔,结果每一样都踩雷:洋芋没焦香、豆腐缺豆香、奶昔一点味道都没有,味道配不上价格,“性价比”根本无从谈起。
潦草的“草台班子”既视感
村民搭的棚子歪歪扭扭,篷布、铁架都透着敷衍;服务也没什么温度,只剩“必须消费”的强势。所谓“网红氛围”,不过是几串廉价彩灯和简易折叠椅硬凑出来的,和自然湖景格格不入。
被溢价的“网红风景”
抚仙湖本身的湖光山色是美的,但在S湾,“强制消费”的前提会把这份美搅得很别扭。它远没有照片里那么舒展,商业的潦草感会瞬间打碎你对“湖边长憩”的想象。
与其说这里是“网红打卡地”,不如说是个没做成熟的“野生集市”——噱头大于体验,去了只会觉得:为这风景和吃食,受这份“强制消费”的气,不值。
避坑窍门
有小红书帖子提到一些避坑办法,例如把车继续往上开到接近山顶的位置,就没有人管了,但这样也损失了更好的视野。
话又说回来,我也实在不觉得 S 湾有多好的景观,相比起太阳山小镇上的汐岸栈道、小湾村上的高颜值餐厅,这个地方的体验简直 low 到爆,最好的避坑方法也许就是不去。总之我下次去抚仙湖的时候,大概率不会再把 S 湾作为一个旅行目的地。